清尘浊水的成语故事

拼音qīng chén zhuó shuǐ
基本解释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清尘浊水的典故
三国时期,曹植年少时聪明伶俐,经常出口成章,深受曹操的宠爱。曹操见其做事任性,行为不检,就没有立他太子。曹丕上台后对他不信任,总想找机会除掉他。曹植一心想报国,写《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偕!”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清尘浊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训练有素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
一轨同风 |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
空空荡荡 |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纵横开合 |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
余波未平 |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
户限为穿 |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算无遗策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自强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