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审令的成语故事


明法审令

拼音míng fǎ shěn lìng

基本解释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出处《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暂未找到成语明法审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法审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惹事生非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花言巧语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粗制滥造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