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燕之训的成语故事


贻燕之训

拼音yí yàn zhī xùn

基本解释燕:通“宴”,安逸,安闲。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

出处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


暂未找到成语贻燕之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贻燕之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草衣木食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任人唯亲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不屑一顾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裾马襟牛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