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痈畜疽的成语故事

拼音yǎng yōng xù jū
基本解释痈、疽:毒疮。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暂未找到成语养痈畜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养痈畜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胡作非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 催人泪下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
| 浪迹江湖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
| 个人主义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 零光片羽 |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 存而不议 |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
| 意气风发 |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 无时无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