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长絜短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cháng jiào duǎn
基本解释见“度长絜大”。
出处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暂未找到成语度长絜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度长絜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错综变化 |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节用裕民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 多才多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 正身明法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 
| 断断续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 冠绝一时 |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 
| 敲诈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 目不斜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