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招颭的成语故事

拼音huā zhī zhāo zhǎn
基本解释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出处《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暂未找到成语花枝招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花枝招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草木知威 | 《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
道骨仙风 | 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
豆萁燃豆 |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上气不接下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
春风化雨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
囊萤映雪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举世混浊 |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来踪去迹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