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纲提领的成语故事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基本解释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出处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矫矫贞臣,惟国之屏。”
暂未找到成语握纲提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握纲提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默默无闻 |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首身分离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犀牛望月 | 《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当机立断 |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人心归向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一文不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没里没外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
囊萤照雪 |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十恶不赦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战天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