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短就长的成语故事


弃短就长

拼音qì duǎn jiù cháng

基本解释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出处东汉·孔融《肉刑议》:“胡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也。”


暂未找到成语弃短就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弃短就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言影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暮史朝经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蹑手蹑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反治其身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