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的成语故事


绝妙好辞

拼音jué miào hǎo cí

基本解释辞:文词。指极美好的文章或文中精辟传神的词藻。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蔌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绝妙好辞的典故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经过,见碑上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问杨修是什么意思,杨修回答知道,曹操止住不让说,自己一路琢磨,走了三十里后重于猜到是“绝妙好辞”,并自认为才能不如杨修。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绝妙好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地地道道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后继有人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吸血鬼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乐道好古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飞檐走壁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