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具梗概的成语故事


粗具梗概

拼音cū jù gěng gài

基本解释粗:粗略;梗概:大概,大略。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

出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暂未找到成语粗具梗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粗具梗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辱使命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不得而知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祸国误民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款学寡闻 庄周《庄子 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生公说法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斗水活鳞 语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比众不同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金星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