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择言的成语故事


口不择言

拼音kǒu bù zé yán

基本解释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暂未找到成语口不择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不择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分道扬镳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安适如常 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手下留情 《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贫贱不移 《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居重驭轻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穷家富路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