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的成语故事

拼音rú sàng kǎo bǐ
基本解释妣:音比;考妣: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父亲死后叫考;母亲死后叫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出处《尚书 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如丧考妣的典故
战国时期,鲁国人蒙丘向老师孟子请教舜做天子时,他的父亲也面北朝见他,尧也率诸侯朝见他,这是否违背礼法?孟子说事实上尧是在年老后才将帝位让给舜的,尧死时,老百姓如丧考妣,舜率百姓服丧三年,停止娱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丧考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音信杳无 |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
隔靴搔痒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男女授受不亲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
劳民伤财 |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
主忧臣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饥肠辘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极重不反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白发苍苍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
妻儿老少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儿老少,和刘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径投望江县天荒湖来。” |
异途同归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