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上生枝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é shàng shēng zhī
基本解释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也无用处也。”
暂未找到成语节上生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节上生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易放难收 |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
谨小慎微 |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紫陌红尘 |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
恶衣恶食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直截了当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
处实效功 | |
天昏地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主忧臣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