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的成语故事


守土有责

拼音shǒu tǔ yǒu zé

基本解释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暂未找到成语守土有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守土有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喜笑颜开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费尽心思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全科人儿
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官僚主义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折臂三公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经纬天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