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的成语故事


五体投地

拼音wǔ tǐ tóu dì

基本解释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出处《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暂未找到成语五体投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五体投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救世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所作所为 明 李贽《答周西岩书》:“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皆是谁主张乎?”
忧喜交集
说雨谈云 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天之骄子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半路出家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