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短的成语故事


志大才短

拼音zhì dà cái duǎn

基本解释志:抱负。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暂未找到成语志大才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志大才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全科人儿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忧喜交集
风驰电掣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暴发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前瞻后顾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