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筹量沙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基本解释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出处《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唱筹量沙的典故
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宋朝将军檀道济北伐北魏,一路孤军深入,粮草难继,北魏援军接到投降士兵的报告说守兵无粮,深夜潜入宋兵营探听虚实。檀道济命令士兵用沙充当大米称量并大声唱筹来迷惑北魏间谍,终于平安撤军回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唱筹量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高耸入云 |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 枝对叶比 |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
| 处之泰然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
| 患难与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
| 臭名远扬 |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 寸步不离 |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风流才子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