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人情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jìn rén qíng
基本解释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不近人情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狂士接舆对肩吾说北海有一座姑射仙山,山上的神仙可以让世界五谷丰登。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不近人情,就对连叔说接舆在吹牛。连叔沉思了一会,对肩吾说接舆的话不一定是没有道理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近人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本正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改俗迁风 | 《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
眼空一世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
人才济济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
青山绿水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
门当户对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
纵横开合 |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
高步阔视 |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
坏法乱纪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流离颠沛 |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杜老不忘君》:“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未尝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