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柄的成语故事


百年之柄

拼音bǎi nián zhī bǐng

基本解释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彪传》:“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暂未找到成语百年之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年之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力小任重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余波未平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空口无凭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语重心长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分路扬镳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