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
基本解释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出处《旧五代史 晋书 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典故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而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认为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没有采纳蒯通的意见。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空穴来风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 难以置信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
| 哀而不伤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 古色古香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 己溺己饥 |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
| 败俗伤风 | 参见“败俗伤化”。 |
| 千丝万缕 |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