悃愊无华的成语故事


悃愊无华

拼音kǔn bì wú huá

基本解释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暂未找到成语悃愊无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悃愊无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铁郭金城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惜指失掌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供不应求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