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堵萧然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án dǔ xiāo rán
基本解释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出处《晋书 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暂未找到成语环堵萧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环堵萧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来去无踪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 体恤入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 动荡不定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
| 极重不反 |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
| 唯物主义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
| 花言巧语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 目不斜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
| 异途同归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