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玉的成语故事

拼音rú huā sì yù
基本解释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出处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如花似玉的典故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写一个美丽多情的少女去野外采桑,看到一个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像碧玉一样清秀的青年男子,他虽然衣着朴素大方,举止言行处处很高雅,少女顿时对这个如花似玉的男子从心底产生爱慕之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花似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 铁郭金城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 风驰电掣 |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 首身分离 |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
| 门当户对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
| 穷乡僻壤 |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 当机立断 |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