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而不秀的成语故事


苗而不秀

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基本解释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暂未找到成语苗而不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苗而不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任人唯亲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悬而未决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金屋藏娇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用智铺谋 明·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韩元帅率领军卒,驱将校用智铺谋。”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易子而教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龙腾虎跃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囊萤照雪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