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赴义的成语故事


慷慨赴义

拼音kāng kǎi fù yì

基本解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暂未找到成语慷慨赴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慷慨赴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捻神捻鬼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
反复无常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背腹受敌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杀鸡取卵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鬼瞰其室 《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谦。”刘良注:“是知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
角巾素服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有权有势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气吞牛斗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