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言的成语故事


自食其言

拼音zì shí qí yán

基本解释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暂未找到成语自食其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食其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音信杳无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七搭八扯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风流才子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白发苍苍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常年累月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