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ì hào rù zuò
基本解释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第三件事是去买两天对号入座的戏票子。”
暂未找到成语对号入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对号入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混淆是非 | 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 处实效功 | |
| 杨柳依依 | |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 角巾素服 | |
| 偃旗息鼓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 语重心长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 绊脚石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