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自雄的成语故事


发愤自雄

拼音fā fèn zì xióng

基本解释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暂未找到成语发愤自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发愤自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颐指气使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又红又专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功成名就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