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本画葫芦的成语故事


依本画葫芦

拼音yī běn huà hú lú

基本解释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暂未找到成语依本画葫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依本画葫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衣锦褧衣 《诗 卫风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 郑风 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晕头转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铺天盖地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唯物主义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色中饿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