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之臣的成语故事

拼音gǔ gěng zhī chén
基本解释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骨鲠之臣的典故
宋朝时期,鲁宗道参知政事,立朝刚正,嫉恶若仇,敢于直谏,对奸臣丝毫不留情面。权贵们因此纷纷害怕他,因他姓鲁,跟鱼字相近,因此说他是鱼头参政(刺多,难对付)。百姓则称他为“骨鲠之臣”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骨鲠之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新仇旧恨 |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 孤身只影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 
| 陈言务去 |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 顿挫抑扬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 营私舞弊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 
| 反面无情 |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 
| 大千世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 识字知书 |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