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因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因循:拖沓,疲沓。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出处宋·王安石《让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
例子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更加以清朝三百年的无理的统制,养成了一种苟且因循的习惯,毫无积极进取的精神。”
基础信息
拼音gǒu qiě yīn xún
注音ㄍㄡˇ ㄑ一ㄝˇ 一ㄣ ㄒㄨㄣˊ
感情苟且因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会变通。
近义词因循苟且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苟且因循的意思解释、苟且因循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