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杀不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王履谦便下令包围活捉,格杀不论。”
基础信息
拼音gé shā bù lùn
注音ㄍㄜˊ ㄕㄚ ㄅㄨˋ ㄌㄨㄣˋ
繁体格殺不論
感情格杀不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近义词格杀勿论、格杀弗论、格杀无论
英语be shot dow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格杀不论的意思解释、格杀不论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