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之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附:靠近;疽:毒疮。紧贴骨头的毒疮。比喻侵入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
出处清·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欧阳中鹄批跋:“阴弃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
例子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这种行动不但不可以截断京汉路的交通,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奉军视为附骨之疽。”
基础信息
拼音fù gǔ zhī jū
注音ㄈㄨˋ ㄍㄨˇ ㄓ ㄐㄨ
繁体坿骨之疽
感情附骨之疽是贬义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师心自是(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附骨之疽的意思解释、附骨之疽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奉命惟谨 |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