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蹈汤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例子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基础信息
拼音fù dǎo tāng huǒ
注音ㄈㄨˋ ㄉㄠˇ ㄊㄤ ㄏㄨㄛˇ
繁体赴蹈湯火
感情赴蹈汤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近义词赴汤蹈火
英语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赴蹈汤火的意思解释、赴蹈汤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 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