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一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例子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
基础信息
拼音èr tóng yī mǎ
注音ㄦˋ ㄊㄨㄥˊ 一 ㄇㄚˇ
繁体二童一馬
感情二童一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同“青梅竹马”。
近义词青梅竹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二童一马的意思解释、二童一马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