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基础信息
拼音èr sān qí jié
注音ㄦˋ ㄙㄢ ㄑ一ˊ ㄐ一ㄝˊ
繁体二三其節
感情二三其节是贬义词。
用法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近义词二三其德、二三其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二三其节的意思解释、二三其节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默默无闻 |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 大公无私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 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