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正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例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基础信息
拼音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注音ㄉㄨㄢ ㄉㄨㄢ ㄓㄥˋ ㄓㄥˋ
感情端端正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有序的事物。
反义词歪歪斜斜
英语as level as a die(true as a di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端端正正的意思解释、端端正正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 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过有利。 |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