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精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振作起精神。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例子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dǒu sǒu jīng shén
注音ㄉㄡˇ ㄙㄡˇ ㄐ一ㄥ ㄕㄣˊ
繁体抖擻精神
感情抖擞精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振作精神。
近义词精神抖擞
英语brace up(pull oneself together)
日语元気を奮い起こす
德语sich aufraffen
法语faire appel à toutes ses éngergies(prendre son courage à deux mai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稀里哗啦(意思解释)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抖擞精神的意思解释、抖擞精神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朝思暮想 |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