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四处出战征伐。
出处唐 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例子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当其勉之。(《元史 木华黎传》)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
注音ㄉㄨㄥ ㄓㄥ ㄒ一 ㄊㄠˇ
繁体東征西討
感情东征西讨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南征北战、转战南北
反义词安营扎寨、安家立业、安常处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东征西讨的意思解释、东征西讨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多才多艺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