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基础信息
拼音dǐng zú ér jū
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ㄐㄨ
感情鼎足而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鼎足而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早出晚归(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鼎足而居的意思解释、鼎足而居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