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于心应于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例子宋·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基础信息
拼音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注音ㄉㄜˊ ㄩˊ ㄒ一ㄣ 一ㄥˋ ㄩˊ ㄕㄡˇ
繁体得于心應于手
感情得于心应于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得心应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攀龙附凤(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得于心应于手的意思解释、得于心应于手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