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戢干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倒载干戈”。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例子倒戢干戈,苞以兽皮。《晋书·华谭传》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jí gàn gē
注音ㄉㄠˇ ㄐ一ˊ ㄍㄢˋ ㄍㄜ
感情倒戢干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停止作战。
近义词倒载干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倒戢干戈的意思解释、倒戢干戈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