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诸名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藏之名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例子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
基础信息
拼音cáng zhū míng shān
注音ㄘㄤˊ ㄓㄨ ㄇ一ㄥˊ ㄕㄢ
繁体藏諸名山
感情藏诸名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作品等。
近义词藏之名山、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奔走相告(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藏诸名山的意思解释、藏诸名山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