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例子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dǔ zhì
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ˇ ㄓˋ
繁体博壆篤志
感情博学笃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吸血鬼(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博学笃志的意思解释、博学笃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论长说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 物美价廉 |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