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经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基础信息
拼音bó tōng jīng jí
注音ㄅㄛˊ ㄊㄨㄥ ㄐ一ㄥ ㄐ一ˊ
繁体博通經籍
感情博通经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学识。
近义词博古通今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太岁头上动土(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的意思解释、博通经籍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 满天飞 |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