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物此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基础信息
拼音bǐ wù cǐ zhì
注音ㄅ一ˇ ㄨˋ ㄘˇ ㄓˋ
感情比物此志是中性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人寄托心意。
英语place one's intentions on thing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眼泪洗面(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比物此志的意思解释、比物此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