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壸秋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喻人品德清白廉洁。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如冰壸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例子愿中如冰壸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宋史·李侗传》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kuì qiū yuè
注音ㄅ一ㄥ ㄎㄨㄟˋ ㄑ一ㄡ ㄩㄝ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冰壸秋月的意思解释、冰壸秋月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女娲补天 |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 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