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国殄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例子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基础信息
拼音bāng guó tiǎn cuì
注音ㄅㄤ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ㄘㄨㄟˋ
繁体邦國殄瘁
感情邦国殄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国家病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名士风流(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邦国殄瘁的意思解释、邦国殄瘁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 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