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例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定国访知音。(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基础信息
拼音ān bāng dìng guó
注音ㄢ ㄅㄤ ㄉ一ㄥˋ ㄍㄨㄛˊ
繁体安邦定國
正音“安”,不能读作“àn”。
感情安邦定国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使国家安定。
辨形“邦”,不能写作“帮”。
近义词安邦治国、济国安邦
反义词祸国殃民、暴虐无道
英语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一如既往(意思解释)
 - 蹊田夺牛(意思解释)
 - 黄卷幼妇(意思解释)
 
※ 安邦定国的意思解释、安邦定国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归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