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勿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出处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例子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
基础信息
拼音āi jīn wù xǐ
注音ㄞ ㄐ一ㄣ ㄨˋ ㄒ一ˇ
感情哀矜勿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反义词幸灾乐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哀矜勿喜的意思解释、哀矜勿喜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连绵不绝 | 连续而不中断。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